社会与时事
疫情時期的鄰舍之愛
2020-03-24
—— Kathryn Butler

逾十三萬病例確診、近五千例死亡、封國、無法獲得檢測、沒有疫苗……這些標題讓人想起科幻小說的離奇情節,但隨著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它們如今正在成爲現實。

不幸的是,人們對這場流行病的反應也似乎從勁爆小說中脫胎而來。病毒還侷限在其他國家的時候,公眾對此不屑一顧,而當病毒侵入我們熟悉的領土以後,公眾的反應突然變成搶購與囤積洗手液和口罩。股市崩盤了,以幾十年來最糟的表現蹣跚前行。雜貨店裡,有人爲了搶越來越少的衛生紙大打出手。甚至教會也在高度緊張的氣氛中面對紛爭,堅持聚會的牧師被指對社會不負責任,而取消聚會的牧師則被說成缺乏信心。

這些誇張的言行不僅僅是不合宜而已。搶購消耗了有需要之人的資源,並且轉移了當下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就是如何保護那些最易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這是一個困擾全美牧師的問題。無論是服侍超大型教會還是隱藏在鄉村的教會,牧師們都在努力尋找一條牧養群羊度過危機的路。這是一個切中基督教門徒訓練要害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像耶穌愛我們一樣追求彼此相愛。(約13:34-35)

除非我們認真思考冠狀病毒威脅的是誰,然後用愛而非懼怕去回應,否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可能大錯特錯。

真正的危險

要想明白爲何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如此之難,你可以把新冠病毒想像成以肺部爲攻擊目標的普通感冒。冠狀病毒並非新鮮事物,事實上,全球30%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它們引起的。很可能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候,你那些令人討厭但危險性很小的鼻塞、喉嚨痛和乾咳就是拜冠狀病毒所賜。

新冠病毒和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一樣具有傳染性。我們打噴嚏或咳嗽時,很容易通過極其細小的分泌物傳播病毒,而我們連生病的症狀都未察覺。不過,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不同的是它攻擊肺部,而不是鼻子和咽喉。這就是爲什麼大多數確診病人會發熱,咳嗽,卻沒有感冒引起的流鼻涕和鼻塞。這也解釋了它爲何危及各國的衛生保健系統。新冠病毒是一種高傳染性病毒,可能會讓眾多的人患上肺炎,以至於醫院難以負荷。意大利正經歷著這個威脅,猛增的病例數使其醫療機構不堪重負

然而,大多數新冠病毒患者並沒有發展成重症。確診病人中的百分之八十,以及可能更多的有輕微症狀但沒有檢測的人,都在家中平安痊癒了。總的來說,這一病毒的死亡率是3%,高於流感,但比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株的死亡率低好幾倍。特別是兒童似乎免於嚴重的新冠病毒,這令人驚訝,因爲依據對傳染病的觀察,疾病一般會呈典型的U型分佈,也就是說最年幼和最年長的人口患病比率最高,現在的情況顯然偏離了這一U型分佈。

大多數搶購洗手液和麵包的人都不需要治療新冠病毒。但是在我們作出這些恐慌舉動的時候,我們很可能忽視了那些有需要的人。

儘管新冠病毒的總體死亡率較低,但在年長且伴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死亡風險卻大大上升6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竄升至15%,8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率更是高達22%。雖然絕大多數人口,包括兒童,可以在家中扛過冠狀病毒感染,年老體弱者卻面對死亡的高風險。長期照護機構和老年醫學專家已意識到危險,發出警告,建議停止對養老院和護理院的社交性探訪,以保護最弱勢群體。

我們該問自己的不是爲了準備迎接大災難該囤什麼貨,而是如何支持那些真正可能被這迅速傳播的疾病奪去生命的人。

愛我們的鄰舍

在這動盪不安的時期,愛鄰舍要求我們(1)減輕醫療系統的重負,好讓醫生照顧最嚴重的病患,(2)保護支持最易感染的人。

減輕保健負擔的手段包括疾控中心和世衛組織倡導的那些「壓平曲線」舉措。由於新冠病毒傳染性極高,我們無法徹底控制它。但是我們可以減緩它的傳播,以免醫院不堪承受,患者無醫可就。這些舉措中很多都是常識性的預防措施——用肥皂洗手20秒(可以唱兩遍「祝你生日快樂」來計時),不要摸臉,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待在家中,與打噴嚏的人保持距離,等等。在有確診病例的社區,明智的辦法是更嚴格地增加社會距離。丹尼爾·陳提供了一份出色的報告,指導人們如何逐步地、系統地實施。

此外,我們應該熟悉疾控中心給高風險易感人群的建議,保證我們周圍的易感人群安全並得到照料。受新冠病毒威脅最大的人,通常也是需要別人幫助料理日常生活的人。疾控中心建議老年人和長期患病的人避免人群,密切接觸和非急需的就診,但是如果他們需要人協助做飯,處理傷口,或者每週幾次透析,這些指導原則就變得複雜了。

在教會實施舉措保護老年人遠離疾病的同時,我們也應記得向弟兄姐妹們伸出援手,爲他們提供支持,減少他們感染病毒的機率。如果安全措施切斷了他們所珍惜的屬靈操練,那麼我們需要經常定期聯絡,借助電話或互聯網提醒他們,在這些艱難的日子裡基督愛他們。

終極的盼望

我們的盼望不在於囤得滿滿的貨架和充足的消毒劑,而在於基督的救贖寶血,他捨去生命,好讓疾病和瘟疫終有一天從地球上消失(啓21:4)。伴隨著在屏幕上滾動的新聞,和在我們胸膛裡堆積的焦慮,讓他對我們的愛,而非我們自己的懼怕,激勵我們行動起來吧。

記得洗手。記得生病時居家。最重要的是,記得你做這一切不是出於恐慌,而是出於對鄰舍的愛——教會裡坐在第三排的八十歲長者、唱詩班裡九十多歲的老人、堅持工作的器官移植接受者,因爲基督先愛我們。


譯:頌玫;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Neighbor Love in the Era of COVID-19

Kathryn Butler(凱瑟琳·巴特勒)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名外傷急重症中心的外科醫生,最近她離開了臨床實習,在家教育她的孩子。她曾經爲「渴慕神」和《今日基督教》撰寫文章,她也寫了本關於透過基督信仰的視角看生命末期看護的書:《生死之間》(Between Life and Death),於2019年由十架路出版社(Crossway)發行。
標籤
福音
見證
愛鄰舍
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