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靜室時,我們反而更難安寧。往日的過失總在心底窸窣作響,未來的迷霧又讓不安悄然生長。
四百年前的布萊斯·帕斯卡在《思想錄》(Pensées)裡早已看透這種困境。他說,即便身處歡愉,我們也因害怕美好消逝而焦灼。於是我們或拼命挽留,或不以爲然,卻總忘了細細品味。
要真正活在當下,是多麼困難的事。帕斯卡慨嘆:「我們永遠沒有在生活,我們只是在希望生活;既然我們永遠準備著做幸福的人,所以我們永遠得不到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常常坐在沙發上,一邊蘸著芝士醬吃薯片,一邊和家人一起看《荒野求生》(Survivor)。有一次我問媽媽,爲什麼她那麼喜歡這檔節目。她的回答,正好揭示了許多分心行爲背後的原因:「因爲這樣我就不用想工作的事了。」
這樣的分心,其實是有意的。我們主動將注意力從一件事轉向另一件事。像所有行爲一樣,分心一開始出於自覺的選擇,久而久之就變成無意識的習慣。也許你原本只是爲了看一部劇而訂閱某個影音平台或有線電視,但很快就會越看越多。
所有的數字分心,都始於刻意的選擇。你可能爲了某個正當理由而刻意頻頻查看手機,然而,看手機很快就會成習慣,你也不再考慮是否真有必要去看。
此時,你可能期待我接下來提供一些基督徒式的生活建議,比如:設定屏幕使用時間限制;把手機放遠離床頭;換成功能簡單的老式手機;每天早晨先讀聖經,再刷社交媒體;關閉推送通知;與他人分享並互相督促;閱讀《數字禮儀》(Digital Liturgies);安裝防沉迷軟件;禱告。
這些建議當然都很好。但在接下來的內容裡,我想邀請你去發現分心中那一點被我們忽略的美好。
有三種刻意的分心:
大多數人都認同第一種和第三種的區別,但對中間那片灰色地帶卻感到困惑。爲這種無意的分心辯護時,艾倫·諾布爾(Alan Noble)寫道:
「像所有人一樣,我也會藉著創作或文化娛樂來應對現代生活的壓力。理想情況下,我本該不需要這種幫助,但現實並非如此——你也一樣。當我工作得筋疲力盡、孩子們吵鬧不休、空調又在盛夏時節徹底罷工時,能上推特說個雙關語、逗個樂子,來緩解自己的焦慮,這確實是件好事。」
艾倫·諾布爾說得很清楚:發段子並不比禱告更高級,它只是「沒那麼好」。當然,這樣的行爲要加上許多條件和注意事項需要考慮。不是每一口巧克力都意味著貪食,同樣,不是所有數字時代的分心都是罪。
帕斯卡也說過類似的話:「我們若責備他們,我們就錯了。他們的錯誤並不在於追求忙亂,假如那只是一種消遣的話;錯誤在於他們這麼做,好像擁有他們所追求的事物就會使他們真正幸福似的。」
有時候,造房子是件好事(耶 29:5)。但在另一些情況下,造房子也可能成爲一種罪性的分心。這正是哈該時代的人所犯的錯誤。上帝藉先知提醒他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爲」(該 1:5–7)。對自己行爲的省察,本身就是智慧(箴 4:26)。
我不能替你判斷你分心的習慣是否已經構成罪。這點你最清楚。請認真省察自己的道路,審視你的行爲,觀察你在數字世界中的腳步正邁向何方。
人總是難以看清自己。
十七世紀的帕斯卡指出,人「自以爲在真誠地追求安寧,其實不然,他們只不過在追求刺激而已。」
我們也常這樣想:如果能多放幾天假、去海邊散步、在星空下靜坐、或者小睡片刻,那該多好。但等真的停下來後,我們的身體雖然不動,心卻變得紊亂。
我們讓自己分心,並不是因爲找不到安息,而是因爲日光之下的安息永遠不夠。我們分心,是因爲無法安靜地面對自己的思想,去面對那痛苦的真相——其實我們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快樂,或者說白了,我們並不快樂。
但不要爲這份悲傷絕望。它其實在向我們揭示生命的意義。正如路易吉·久薩尼(Luigi Giussani)所說:「當人能夠意識到這種悲傷的價值時,便開始明白生命的偉大,也開始體察生命的歸宿。」
如果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本性,更體察內心深處的渴望,就會明白不快樂背後的含義。正如帕斯卡所說的,我們「身上還有我們偉大的原始天性殘留下來的另一種祕密本能」。這本能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在於安息,而非奔忙。
享受工作、在忙碌中事奉上帝並沒有錯,但每個靈魂都在等待第七日,那永恆的安息之日。
分心並非新鮮事。這是人類墮落之後心靈的常態。我們編織無花果葉,鑄造金屬偶像,在屏幕上無盡滑動、點擊、輸入——只要不讓我們獨自靜默,不裸露在聖潔上帝的目光之下,我們願意做任何事。
分心其實是一種轉移痛苦、逃避現實的方式。生命充滿恐懼與荊棘,我們渴望逃離。事實上,我們被造本就是爲了尋得出路。我們的心不斷呻吟,直到在天上找到安息。
我們渴望安息,卻又常常抓不住它。聖經應許我們「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爲神的子民存留。」同時也命令我們,「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來 4:6–11)
之所以有數字分心,恰是因爲天國尚未完全降臨。到了永恆的國度,一切液晶屏和4K屏幕都會黯淡無光,只剩基督自己成爲那永恆的光(啓 22:5)。
請思想你的分心。思想它背後的根源。更要思想那位基督。他曾應許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加拿大福音聯盟英文網站:Exposing The Good in Digital Distr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