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共和國的誕生,始於一位女性將匕首刺入自己胸膛的悲壯時刻。這位名叫盧克蕾提亞(Lucretia)的貴族婦女遭到伊特魯裡亞王子的強暴後,完全無辜的她選擇自殺來保住自己的名譽。她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在某些方面,現代文明確實爲女性提供了更友善的生存環境。
英國記者兼播客主持人露易絲·佩里(Louise Perry)會對此深表認同。但是同時,這位自稱女權主義者的作家,卻在《反對性革命的理由》(The Case Against the Sexual Revolution)和《二十一世紀性指南新論》(A New Guide to Sex in the 21st Century)兩本著作中,犀利批判了另一種正在傷害女性的「現代智慧」——女權主義。這些觀點對基督徒來說或許稀鬆平常,但令人玩味的是,書中坦承的諸多性倫理真理,恰恰印證了基督教一直以來的教導。
《二十一世紀性指南新論》
露易絲·佩里 著
在 1960 年代之前,婚前性行爲會遭人白眼,色情製品也難以弄到。如今我們獲得了更多自由——這場「性革命」看似解放了人性。這一定是件好事,對吧?
露易絲·佩里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她指出,這些改變帶來了諸多惡果,尤其傷害了女性群體。
在一個充斥著粗暴性行爲、一夜情和唾手可得色情製品的世界裡,真正的贏家只是少數有權有勢的男性。而女性往往要付出慘痛代價,被迫以各種方式適應這些變化。
出版社:Polity,176 頁
2022 年出版的《反對性革命的理由》堪稱一部「反水」之作——身爲女權主義者的作者露易絲·佩里對西方主流女權主義展開了犀利批判。基於在強姦救助中心的工作經歷,露易絲勇敢地質疑了盛行數十年的女權主義教條。她認爲,那些被捧上神壇的「性自由」「身體自主」論調,其實是給女性戴上了新枷鎖。真正獲益的只有少數有權有勢的男性,而被剝削的女性——比如瑪麗蓮·夢露——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對基督徒讀者而言,佩里批駁的某些「現代女權主義」觀點簡直荒謬得令人發笑。比如她指出:女性體力普遍弱於男性;強姦主要是性衝動而不是權力問題(這與世俗主流敘事截然相反);戀童癖會傷害兒童;賣淫損害女性權益;單憑「同意」原則不足以保護女性;暴力性行爲(包括導致女性死亡的性行爲,無論她是否同意)應該受到法律嚴懲——當代女權主義竟需要補這些常識課,本身就是莫大諷刺。
佩里在書中總結道:
我們必須重建被摧毀的社會防線......我們需要嚴肅對待性。男女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差異。不是所有慾望都值得滿足。「同意」遠遠不夠。暴力不是愛情。沒有愛的性不會帶來力量。人不是商品。婚姻值得守護。最後——聽媽媽的話總不會錯。(189 頁)
這些在基督教社群司空見慣的道理,卻與當代女權主義思潮針鋒相對。
露易絲·佩里的新作《二十一世紀性指南新論》堪稱前作的青春版。書名大膽直白,讓我在公共場合閱讀時總要遮住封面。與露易絲的上一本作品相比,本書更爲精簡明快,同時也刪減了某些露骨的表述和案例。
和前作一樣,這本書獻給「那些付出慘痛代價才懂事的女性」。佩里像母親般給出了現代女權主義絕不會告訴年輕女孩的忠告:遠離陌生男性,與讓你不安的男性保持距離。警惕有暴力傾向、易於衝動的追求者。不要濫交。除非對方有做個好父親的潛力,否則不要和他發生關係。盡早結婚。她指出:「真正的女權主義應該要求——調整性慾望的應該是男人,而不是女人」(68 頁)。雖然她坦言「騎士精神」這個詞「非常不時髦」(53 頁),但仍呼籲某種類似的品質回歸。
佩里正確診斷了時代病症,開出的藥方也幾乎是對症下藥。如果把性倫理比作馬蹄鐵,基督教倫理在最右端,女權主義在頂端,那麼佩里幾乎已經從另一個方向繞回來了。她的主張與基督教性倫理之間,只差最後一步跨越——或者說,只差一個信仰的飛躍。基督教正是連接佩里眼中現實世界與她理想世界的缺失紐帶。
佩里的觀點之所以讓基督徒讀者感到熟悉,是因爲她不動聲色地借用了曾主導西方文化的基督教性倫理(讀過湯姆·霍蘭《主宰》[Dominion] 的人對此不會意外)。基督教認爲,性行爲只能發生在一男一女的婚姻關係內,以孕育生命和靈肉合一爲目的。雖然露易絲的理論框架令人印象深刻,但相比教會傳承數百年的性道德準則仍顯單薄。
具體來說,基督教要求男性必須克制慾望,不是輕視女性,而要把她們當作「較弱的器皿」來愛護(在基督徒看來,這是神設定的美好秩序,絕非貶低)。基督教明確禁止:強姦、戀童癖、濫交、色情製品、性暴力、賣淫、通姦和離婚(除了《馬太福音》第 5 章和第 19 章規定的特殊情況之外)。它要求丈夫「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弗 5:25),提倡無私奉獻的愛,欣然接受神可能賜予的子女,同時尊重每個人的神聖尊嚴。就像傳統婚禮誓言說的那樣:「無論順境逆境、貧窮富裕、健康疾病,都要彼此相愛,至死不渝。」
這些價值觀雖然在實踐中未必完美踐行,但一直在教會中代代相傳。在基督教圈子裡,「騎士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它至今仍是教導男孩成長爲男人的必修課。佩里自己也承認,《二十一世紀性指南新論》根本不算「新」的指南。這套倫理體系已經傳承兩千年,其源頭可以追溯到耶穌基督本人。正是這位顛覆者,打破了當時不公的社會規範;也正是這位救贖主,重塑了男女受造的榮美。
對於篤信聖經的教會成員來說,《二十一世紀性指南新論》及其前作《反對性革命的理由》或許並非必讀書目。不過,以下幾類讀者可能會有興趣:那些發現子女正受世俗性觀念影響的基督徒父母,在課堂上需要反駁女權主義或性方面觀點的基督徒大學生,或是希望更全面了解反女權主義論點的牧者同工。
說來有趣,最讓我著迷的是,非基督徒竟然能通過自然法則推導出基督教倫理。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哪怕他們尚未意識到——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都彰顯著神的旨意。造物主所設計的完美秩序,唯有遵循祂的法則才能順暢運轉。
露易絲·佩里確實指出了女權主義的錯謬所在:當下流行的世俗女權主義性別觀念不僅漏洞百出,更頗具破壞力。而受其傷害最深的恰恰是女權主義者聲稱要保護的女性群體。佩里以圈內人的身份,勇敢戳破了現代女權主義的華麗泡沫。
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即便是佩里所倡導的那種更純正的女權主義,終究無法企及基督教的高度。回溯歷史,自羅馬帝國時期起,基督教就要求我們肯定女性的尊嚴。千百年來,基督教信仰體系始終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將各種異教思想去蕪存菁。可以預見,女權主義也終將在基督教的真理之光中得到淨化和昇華。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en a Feminist Discovers the Christian Sexual Et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