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節目的提問來自一位妻子,但派博的回應是說給丈夫聽的。「我知道他的心能改變,因爲我自己的心也曾改變。」派博夫婦養育了四個兒子,「我很愛他們」,也「曾以爲我們已經夠了」。後來,神賜給他們領養塔莉莎(Talitha)的機會。
那時派博已經五十歲了。「我當時心裡想,『噢,我太老了,這怎麼可能?』」但,「神在我心裡動了奇妙的工作」。因此,以下是派博列出的十個理由,說明「一個男人、一個丈夫,應當願意成爲父親」。
一、神的命令
神呼召男人生養眾多,遍滿全地(創 1:28)。這不是絕對命令,卻是神設立的常規。「神的計劃是讓彰顯祂榮耀形像的人充滿全地,而能參與其中,是何等榮耀。」
二、屬靈的產業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 127:3)。「即使你所有的孩子都讓你心碎」,這個真理依然成立。有些獎賞,只有透過「父親的憂傷」才能得著。
三、榮耀的身份
養育兒女,迎接子孫,是(父親與兒女)雙向充滿榮耀之事(箴 17:6)。
四、神聖的連接
「宇宙的創造者神,已向我們顯明自己是天上的父親」。祂從創世之初就以「父性」創造世界,在人類父親尚未出現之前,就已如此行,「好叫我們經歷祂爲父親的樣式」。
五、成就母親的榮耀
父親身份最打動人心的一點,是它使一位女性成爲一個母親。「在你們生兒育女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娶的如今是一位母親,而之前她還不是。」在這新的榮耀中:「你不僅擁有了一個妻子,也擁有了一位生命孕育者——一位母職歲月正擺在前方的母親。若母性是美麗的——它確實是——那麼能參與造就一位母親,是多麼美好的事。」
六、愛的表達
若你娶的是「一個深切渴望擁有孩子的女人」,你看到的便是「她心中那神所賜福的、自然的、美好的渴望」。愛她,就像愛自己的身體(弗 5:28–30)。這是真實的鄰舍之愛——而這「鄰舍」,正是與你夜夜共枕的人(太 7:12,19:19)。愛她,就是愛你自己。你們原是一體。「她因成爲母親而滿有喜樂,這喜樂也將成爲你的,因爲她是你。她的喜樂,就是你的喜樂。」
七、尊榮的禮物
你賜給她兒女——這些兒女將來會尊榮並愛她(箴 31:28)。等他們長大離家,「從大學寫信回家,意識到她多年來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這份未來的尊榮,是每一個丈夫都應當甘心樂意送給妻子的禮物。
八、創造的奇蹟
懷孕是一個神蹟,是一個「此前從未存在、如今卻將永遠存在的人類生命誕生的過程。而我們——我與她——竟成了神用來創造的器皿。神藉著我們的種子,創造了一個永恆的生命。這是何等奇妙、何等呼召、何等榮耀!」
九 對世界的祝福。
孩子並不是地球的負擔,也不只是人口過剩的原因。他們可以被養育成爲肩負使命、塑造世界的人。
十、與神更深的相交
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你將以全新的方式認識神。你會變得更加謙卑、聖潔、成熟、有愛心,更充滿活力、更具遠見卓識、更深刻地喜樂。這是你從其他任何途徑都無法經歷的屬靈成長。[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6 年 7 月 29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908 問: 「『I Want Kids. My Husband Doesn』t.」」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189-190 頁:「I want kids, but my husband does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