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沒有爲基督殉道,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並沒有爲神的國盡上全力?這個問題來自一位在美國企業界頗有成就的男士。對此,派博牧師分享了三點警示和兩項勸勉。
警示一:不要用委身宣教來定罪那些仍留在職場的基督徒。
如果你選擇投身宣教,是因爲覺得在企業工作不夠屬靈,這樣的動機是站不住腳的。聖經清楚表明,使徒們「並未期望所有基督徒都離開他們原本的工作」。保羅呼籲信徒「各人蒙召的時候是什麼身份,仍要守住這身份」,而且是「在神面前守住」(林前 7:20、24)。「注意,『在神面前』這四個字改變了一切。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使徒不希望你的人生和你在工作中與人的相處方式發生徹底改變。但根據這些原則,你不需要辭職才能成爲忠心的基督徒。」不要以這樣的推理進入宣教,認爲那些還留在企業工作的基督徒是不順服、是犯罪的。
警示二:爲神國度傾倒自己,並非宣教士才有的特權。
你可以去到一個敵對福音的環境中,並在那裡爲主殉道,「然而,其實你並沒有盡心盡意爲主而活。事實上,你可能浪費了大量時間,行事屬世、膽怯畏縮,對身邊的人漠不關心。這是可能的,會發生這種情況,宣教士也可能變成這樣的人。」另一方面,在企業工作的你,卻可能「爲神國度所傾注的精力、心力與生命,比你作宣教士更爲充沛」。
你的工作場所與你是否全然爲主而活,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警示三:殉道不是命令,也不是信心的標準。
立志要成爲殉道者,是一種擅自定義忠心的行爲。因爲「以殉道爲目標,是將神所決定的忠心結果,變爲自我定義的忠心標準。「你不該這樣做。」也許神爲你安排的順服之路最終通向殉道,也許不會。
「這不取決於你。」我們蒙召要「順服、忠心、愛主、火熱」。至於結局如何,是神的事,而非我們掌控。而且,須記住,許多殉道者是「軟弱、世俗的基督徒,恰好在錯誤的時間待在了錯誤的地點」;而很多自然離世的基督徒,「其一生所結的豐碩果子和產生的影響,卻遠超某些殉道者」。
一個人的生命果效與他的離世方式之間,同樣「沒有必然關聯」。
勸勉一:期待內心的不安驅動你走向宣教。
神常常藉著一種人「內心的攪動或難以安息的感覺」,以「奇妙又令人驚歎的方式,帶領千千萬萬人離開他們原本的職業,轉而投身到福音前線。」但這種攪動不是對那些沒有類似感受之人的控訴。
勸勉二:在信徒群體中回應宣教呼召。
每一位宣教士都需要「扎根於一個信徒群體中,在那裡,他人的洞察可以幫助他辨識自己的恩賜、熱情與屬靈成熟,從而確認神在他生命中的呼召。」[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20 年 7 月 24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503 問:「Am I Wasting My Life in a Secular Job?」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74-75 頁:「Am I wasting my life in any vocation other than 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