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Enneagram of Personality,簡稱 Enneagram)是一種用來對個人性格進行歸類的工具,它將人格分爲九種彼此關聯的類型。這種類型學試圖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爲模式、動機與恐懼。
九型人格的符號是一個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圖形:一個圓形、一個內三角形(連接 3-6-9 這三個點)以及一個不規則的六邊形「週期圖形」(連接 1-4-2-8-5-7 這六個點)。
儘管分類方式略有不同,但最常見的九種性格類型如下:
除了主要的性格類型外,每個人還可能表現出與相鄰類型的某些特點,這被稱爲「翼」(wing)。比如,一個人可能是第二型,但也帶有第三型的傾向,這種情況下就會被稱爲「2w3」(第二型帶第三型翼)。
有些九型人格的支持者將它的起源歸因於早期沙漠教父、猶太教神祕主義者卡巴拉(Kabbalists)、蘇菲派神祕主義者(Sufi mystics)、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s)、迦勒底人(Chaldeans)或其他古老傳統。但這些所謂的「古代起源」從未得到過確鑿的歷史證據支持。
目前所知關於九型人格最早的記載,出現在俄羅斯神祕主義者P. D. 烏斯賓斯基(P. D. Ouspensky)的著作中。他將這一體系歸於他的老師希臘裔美國神祕主義者喬治·伊萬諾維奇·葛吉夫(Georges I. Gurdjieff)。葛吉夫視九型圖爲宇宙的象徵,但從未將其與人格類型聯繫起來。
真正將九型圖與人格類型聯繫起來的,是另一位神祕主義者奧斯卡·伊查索(Óscar Ichazo)。伊查索聲稱他在服用致幻劑麥司卡林(mescaline)時,從大天使梅塔特隆(Metraton)那裡得到了關於九型人格的啓示。
伊查索的一位學生——出生於智利的精神科醫生克勞迪奧·納蘭霍(Claudio Naranjo,同樣是一位神祕主義者)——首次將九個點系統地對應到九種基本人格類型。據說,也是納蘭霍將葛吉夫和奧斯賓斯基提及的九型人格與古代淵源聯繫了起來。
1970 年代,納蘭霍的學生開始在一些天主教團體中傳播九型人格,尤其是在神祕主義和默觀靈修(contemplative spirituality)圈子裡。一些九型人格的推廣者包括前耶穌會士唐·里索(Don Riso)、方濟各會修士理查德·羅爾(Richard Rohr),以及已故的本篤會修女蘇珊娜·祖爾徹(Suzanne Zuercher)。
1997 年,唐·里索共同創辦了九型人格研究所(Enneagram Institute),這個機構在推動九型人格走向大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儘管天主教界對九型人格的爭議已經持續數十年(美國天主教主教團教義委員會早在 2000 年就發表了相關聲明),但九型人格在福音派圈子裡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
雖然很難確切說出它爲何成爲熱門潮流,但下面幾個因素或許能解釋它的受歡迎原因:
需要一種「簡單歸類工具」——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有些人會說「我是天秤座」,用星座來表達自己的性格;到了 90 年代,同樣的人可能會說「我是INFJ」,指的是邁爾斯-布里格斯(MBTI)性格類型(Myers-Briggs)。這些表達方式都是人們爲了更方便地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性格特點,同時也試圖快速識別他人的性格傾向。
九型人格就像星座或MBTI性格類型一樣,給人提供了一種簡潔的「文化語言」,能在熟悉這種代碼的圈子裡迅速傳達大量個性信息。
九型人格在福音派中的崛起,恰好與MBTI的聲譽逐漸下滑同步。雖然MBTI性格類型測試在企業環境中仍被使用,但公眾逐漸意識到該測試缺乏科學依據,許多心理學家視之爲僞科學。
批評者指出,MBTI性格類型測試過於簡單粗暴,無法有效測量人格,而且可靠度很低(例如,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參加測試,可能有一半機率被分到不同類型)。一位評論者甚至諷刺地說,MBTI性格類型測試的靠譜程度「與Buzzfeed的心理測試差不多」。
於是,九型人格似乎正好補上了M-B曾經扮演的角色。
對「人格意識」的需求——在現代社會結構變動加劇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需要具備「識人」的能力——識別、理解並與各種性格的人互動的能力。衝突調解專家比爾·埃迪(Bill Eddy)指出:
我們之間沒有共同的歷史了。如今人們流動性極高,我們成了一個個體化的社會。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於是不斷邀請新的人進入生活——無論是約會、上學、工作、請人修東西、加入教會、志願團隊、投資、運動等等。但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你毫無背景了解的。你不知道他們的名聲、過去的關係,甚至除了他們自述的部分之外,什麼都不了解。你可以上網搜信息,但真假難辨。
因此,一些福音派基督徒發現,九型人格是一個實用工具,能幫助他們更快建立對人的「人格認知」,尤其是在剛加入一個教會植堂團隊、與陌生信徒共事時,能輔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彼此、建立關係。
支持九型人格的福音派信徒多半比較年輕,他們要麼不了解九型人格的歷史,要麼刻意輕描淡寫地看待其背景,把它當作另一種類似MBTI的性格分類工具。而與之相對的是,那些反對九型人格的福音派信徒通常年紀較長,更容易將它與神祕主義或天主教靈修運動聯繫起來。
反對者當中,很多人第一次接觸九型人格的書籍,可能是在書店的新紀元(New Age)專區,而非心理學或自助書區(如今這些書大多已被重新分類)。此外,九型圖的圖案在視覺上也讓人聯想到五芒星(pentagram),這一圖形常與神祕學團體相關,比如自然女巫派(Wiccans)或撒但教(Satanists)等,這種視覺關聯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九型人格的懷疑與排斥。
要判斷九型人格的可信度並不容易,因爲目前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測試或統一方法來劃分人格類型。
最早的九型人格分類方式主要依賴自我評估:個體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自行選擇一個最符合自己的類型。有時會輔以一個簡短的問卷,但歸根結底還是依靠個體的自我認知。唐·里索在他頗具影響力的著作《九型人格》(Understanding the Enneagram)中指出,有一些「經驗法則」可以幫助判斷你是否選對了自己的類型。
裡索寫道:「如果你選擇的類型不僅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感受,還幫助你理解那些你從未看清的自我面向,那這很可能就是你的類型。若這個選擇讓你開始建立新的聯繫、看見自己和他人關係中的新模式,那麼你大概就找對了。「
換句話說,大多數九型人格測試實際上都依賴於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這是一個心理學現象,指人們往往會認爲一些看似「量身定製」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儘管這些描述其實廣泛適用於幾乎所有人。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各種進階版九型人格測試,它們試圖營造一種科學的外觀。但就實用性而言,它們仍飽受質疑。就像MBTI測試一樣,某項九型測試給出的結果很可能與你在另一測試中得到的不同,而且在重複測試時結果也容易發生變化。
即便是最可靠的九型人格測試,它也多半只是碰巧準確而已。這是因爲目前最複雜的測試大多采用「形容詞型詞彙問卷」的方式,其實更可能是在無意中將九型人格的類型與「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特質對應起來了。
在性格理論中,有一個頗有影響力但尚未得到充分驗證的觀點:詞彙假設(lexical hypothesis)。它認爲:(a)在人際交往中最顯著、最有社會意義的個體差異,最終都會被語言所編碼;(b)這種差異越重要,就越可能以單詞的形式被表達出來。換句話說,不同性格類型傾向於使用不同的關鍵詞(例如「安靜」「友善」)。一旦你找出某類人更常使用哪些形容詞,你也就大致能判斷他們屬於哪種性格。
基於這個假設,心理學家設計出一些包含形容詞的問題(比如「安靜」「友好」),讓受測者爲自己在這些特質上的表現打分(通常是 1 到 5)。通過統計分析,研究人員可以將受測者劃分爲五大性格特質中的五個維度: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經質。(有爭議的精神分析學家、喬丹·彼得森教授[Jordan Peterson]曾錄製過一個講解這套機制的視頻,講得相當清晰明了。)
雖然九型人格本身並不古老,但按類型劃分人格的做法卻由來已久,早在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年代,就已有雛形。
那個時期,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正在提出一種原始的心理學理論——「四種氣質」理論。這位「醫學之父」將人格分爲四種基本類型:多血質(sanguine)、膽汁質(choleric)、抑鬱質(melancholic)和黏液質(phlegmatic),並認爲這與體內的四種體液有關,這四種體液分別是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
雖然現代醫學早已不再將人的性格歸因於體液失衡,但「性格可以分類」這一觀念依然流傳至今。(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末世迷蹤》[Left Behind]系列小說的暢銷書作者蒂姆・萊希[Tim LaHaye]就出版了一本書,宣稱這四種古典氣質仍是性格分類的最佳框架,該書銷量超過一百萬冊。)基督徒歷來樂於採用這類性格分類系統,因此,福音派信徒會對九型人格產生興趣,也就不足爲奇了。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是否應該擔心九型人格背後的神祕主義淵源呢?
如果九型人格像某些天主教徒所用的那樣,被當作一種諾斯替式的數字占卜工具,那我們確實應當警惕。我們不應從一個自稱是靠「異象」啓示(聽起來很像邪靈)的工具中尋求命運的指引。
但如果只是把九型人格看作一個簡單的診斷工具,或是一種性格分類的方式,那答案就沒那麼明確了。即使九型人格的起源存疑,它或許依然有某些值得借鑑(至少無害)的地方。如果真是如此,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交由每位基督徒的良心去判斷。
不過,我們仍應持謹慎態度,用保羅處理「是否吃祭過偶像的肉」(羅 14:14-23)的問題作類比。如果九型人格的使用會讓一些「信心軟弱的弟兄」跌倒,比如讓他們誤以爲與新紀元運動有關的「自我發現工具」也可以照單全收,那我們應當願意完全放棄這個工具。
「如果九型人格只是另一個版本的《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或《蓋洛普優勢識別器》(Strengths Finder),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凱文·德楊(Kevin DeYoung)說,「但它從一開始(不管是何時開始的),就被賦予了某種屬靈意義。這才是真正的危險所在。」
對於那些擔心九型人格的福音派信徒來說,或許不必太過焦慮——幾年之後這個潮流可能就會消退。而那些被九型人格深深吸引的福音派信徒,則應當反思一下:這個工具的科學依據甚至還不如希波克拉底(以及蒂姆·萊希)的體液理論,自己爲什麼要在這方面花費這麼多精力?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 The FAQs: What Christians Should Know About the Enne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