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的人經常問:「神想要通過這個苦難給我怎樣的功課?」他們的朋友也常常會問這個問題:「神想要你從中學到什麼?」
一般來說,這樣的問題都是有幫助的。苦難是艱難的,令人困惑的,有時感覺毫無意義,所以尋找功課這一想法是自然和健康的。事實也往往如此,神很有恩典地利用試煉在我們的生命中結出信心的甜美果子(雅1:2-4),也常常使用艱難教導我們一些生命中最寶貴的功課。所以,禱告說「主啊,請通過這個試煉教導我,使我成長」對我們來說總是有幫助的,神也看這樣的禱告爲寶貴。
然而,總是將苦難簡化爲「要學習功課」也有危險,這一思考模式相信(或向他人傳達)神允許我們受苦只是爲了向我們傳遞一個糾正我們的信息。以下是這種思維方式的五個潛在問題。
考慮一下聖經中兩個突出的苦難例子: 約伯和耶穌。約伯記的開篇並沒有說:「約伯不順服耶和華,所以神讓他經歷過苦難好學到功課。」相反,聖經說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1:1),上帝允許苦難,苦難的確讓約伯更多地認識了神,但初衷是因爲撒但的控告(1:8-12)。如果說約伯的苦難是爲了給功課,那麼起初需要得到糾正的不是約伯,而是撒但(1:6-12)。
同時,耶穌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苦難。然而,基督受苦的目的不是爲了得到功課,而是爲了把罪人帶到上帝面前(彼前3:18)。
因著神的恩典,約伯和耶穌都通過他們的苦難學到了功課(伯42:1-6;來5:8),但聖經沒有將這兩個苦難的目的簡化爲給受苦者的功課。
如果我們過於急切地問:「上帝想通過這個苦難教你怎樣的功課?」我們(有時)會給受苦之人背上一個不必要的枷鎖,好像如果他說不出來就是還沒有明白神的心意。這會增加對方的負罪感,而且也在暗示對方對苦難負有責任。例如,這可能暗示了:
聖經的教導是,所有的苦難都是罪的結果(羅5:12),但並不是所有的苦難都是個人犯罪的後果(約9:2-3)。把某人的痛苦歸咎於他自己的罪,這往往過於自以爲是,對他沒有幫助,而且簡單粗暴。
問問所愛的人,神通過他們所受的苦難能給他們怎樣的功課,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有益的,也是合宜的。但我們要小心,不要落入約伯朋友們的陷阱,認爲他們受苦的唯一原因是神要糾正他們的某個罪行。
你可能聽過這類說法:
我爲這些人學到的功課而讚美神。但是,「我學到了我的功課,然後得到了……的祝福」並不是聖經的應許,也不具有廣泛性。
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這些故事都會向聽眾傳達一個有害的信息: 「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還在受苦是因爲你還沒有學到功課?」
這是一種微妙、軟性的成功神學,這種成功神學訓練我們把盼望放在學習功課上,而不是信靠耶穌身上;我們寄希望於自己的行爲,而不是神的恩典;給我們帶來醫治的不是基督這位救主,而是我們學到的功課。
每當接近苦難的話題時,我們必須記住我們被造有限,而只有神的智慧和理解是無限的(賽55:8-9)。在這一生中,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神爲什麼允許這些苦難。苦難不能得到完全的解釋,也不能被裝進一個漂亮的「功課」裡。
當我們受苦時,我們的工作不是要弄清楚這一切——那將永遠是徒勞的。你不知道爲什麼神允許某種困難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什麼——這意味著你不是神。
當我們與正在受苦的人並肩前行時,我們的工作不是幫助對方弄清楚這一切。我們的工作是陪伴、同在、鼓勵,並提醒神的存在和神的應許。
如果我們在苦難中偏離了神的恩典管道,我們就會開始把神看成一個殘酷的父親,祂拋棄了孩子,說:「一旦你學到了功課,我就會回來。」沒有什麼能比這更背離聖經了。
上帝不是在和你玩遊戲,把你扔進密室,看你是否能破解密碼,從而解開他隱藏的功課。祂不是綁架了自己的同在和良善,直到你學會你的功課。
當受苦的人在傷害的洪流中無助地掙扎時,耶穌並沒有嘲笑他們,說:「找到你的功課。」相反,祂進入我們的苦難的洪流,說:「讓我成爲你的避難所。」正如戴恩·奧特倫所說:「要就近耶穌,這沒有什麼『最低門檻』或『需要克服的(或需要學習的功課)』。實際上,你最需要的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以進入基督的心。」
基督並沒有對你的苦難嗤之以鼻,祂也不會對你沒有弄清一切感到失望。他不是在等待你提交一份關於你從苦難中所學功課的報告,然後才與你同在。祂只是想讓你倒在他愛的懷抱裡。
我們有一位憐憫我們的救主,祂與我們同行,與我們一起悲傷,並將我們的苦難贖回。祂往往會通過艱難困苦教導我們寶貴的功課。我們應當爲這些功課感到喜樂。但同時也要記住,神在我們的苦難中的目的遠比一個功課更重要,因爲有一天,基督會回來拯救我們、醫治我們,並完全和永遠解除我們的苦難。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n Suffering, God Isn't (Simply) Teaching You a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