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不只是說聲對不起:從《詩篇》51 篇學習真實的悔改
2025-03-31
—— Catherine Parks

小時候,我和弟弟有個特別的睡前儀式——互相爲當天可能犯下的罪請求原諒。因爲從小就被教導「不可含怒到日落」,我們總要把白天可能犯的罪都仔細列舉出來。「亞倫,今天對不起,我吼你、打你、不願與你分享任天堂遊戲機,還向大人告你的狀。你能原諒我嗎?」隨後,他也會從自己的房間傳來類似的道歉。就這樣,我們帶著一絲淺淺的悔意安然入睡。

當我讀到《詩篇》51 篇(這是大衛在先知拿單指出他的罪後所寫的)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小時候的認罪是多麼膚淺。不僅如此,即使到了成年後,我的許多認罪仍然不夠深刻。

我們往往把悔改簡單地當作一句表態——說一句「對不起,請原諒我」,彷彿這樣就能完事,希望藉此減輕心中的愧疚。但當我們仔細研讀《詩篇》51 篇就會發現,真正的悔改是一個遠離罪、轉向神的過程——這不僅僅是爲了消除內疚感,更是爲了獲得內心深處的喜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這種能帶來喜樂的悔改習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八個步驟。

第一、認清罪的本質

要想真誠認罪,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罪。在《詩篇》51 篇中,大衛用了三個不同的詞來形容罪:「罪孽」「罪」和「過犯」(第 1-3 節)。這三個詞的選用各有深意:「過犯」指的是悖逆神的權柄和律法,「罪孽」表示扭曲了事物原本該有的樣子,而「罪」則意味著偏離了目標。大衛清楚地承認自己的罪很深,他沒有爲自己自己開脫,也不試圖淡化罪的嚴重性。

第二、祈求神的憐憫

這篇詩歌的開篇就是一個懇切的祈求:「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第 1 節)。大衛之所以敢這樣祈求赦免,是因爲他深知神的性情——祂是滿有憐憫的主。他確信神以「永不改變的愛」與他立約。今天我們也是如此,當我們帶著悔改的心來到神面前時,正是倚靠著神藉著基督與我們所立的新約。

第三、摒棄爲自己辯解,正確認識神

大衛犯下的罪確實傷害了許多人:他犯奸淫,策劃謀殺,還想方設法地掩蓋這一切。然而在認罪時,他卻對神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第 4 節)。爲什麼這麼說呢?原來一切的罪本質上都是偏離了神的標準。雖然我們的罪會傷害他人,我們也必須真誠地尋求他們的原諒,但歸根結底,所有的罪都是得罪了神。

第四,仰望耶穌

大衛在詩中寫道:「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第 7 節)。他知道牛膝草象徵著用血潔淨(參見《出埃及記》24 章),他也明白唯有血才能使他得潔淨。雖然當時的大衛並不知道這潔淨具體將如何實現,但我們今天已經看到了完全的啓示——主耶穌基督「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爲祭,好除掉罪」(來 9:26)。

第五、求神讓我們得到破碎也經歷醫治

大衛這樣禱告說:「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踊躍」(第 8 節)。當神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罪時,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要直面自己的不聖潔,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就像醫生接骨一樣,神會讓我們經歷破碎,也會讓我們重新接合,最終祂會醫治我們。

第六、從聖靈得安慰

大衛懇切地祈求:「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第 11 節)。其實,人會爲自己的罪感到憂傷,正是聖靈在他裡面工作的明證。你是否也曾因自己的罪而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神怎麼會愛我這樣的人呢?我肯定不是個真正的基督徒。」要記住,你此刻所經歷的這種憂傷,恰恰證明聖靈就住在你裡面,讓你得以憎恨神所憎恨的事。

第六、一邊喜樂,一邊傳揚真理

在第 12-15 節中,大衛祈求神使他因救恩充滿喜樂,以至於忍不住要向他人傳揚福音:「主啊,求你使我的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這一點格外重要,因爲我們往往會做相反的事——陷在罪中不能自拔,覺得自己不配而不敢服事他人。但獲得赦免的喜樂應當激勵我們,主動與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和鄰舍分享這份美好的福音。

第八、立志順服到底

我們或許能做到前面所有的步驟,但如果心裡還存著再犯同樣罪的打算,那麼神的恩典就還沒有真正在我們心裡扎根。神所看重的是真實悔改的記號——一顆因罪而「憂傷」,真正「痛悔」的心。

正如清教徒牧師托馬斯•華森(Thomas Watson)所說:「若不真正體會罪的苦楚,就無法品嚐基督的甘甜。」當我們懷著真心順服的心來到神面前時,因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祂「必不輕看」這樣的心志(第 17 節)。

與我小時候那些走過場的睡前道歉相比,現在操練這樣真誠的悔改,讓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樂——因爲我學會了更深地恨惡罪,也更深地愛我的救主。這種經歷也讓我不再躲躲藏藏,而是能夠敞開心扉,主動尋求他人的代禱,並且與姊妹們建立起團契生活,相互扶持、共同抵擋罪。如今,我也像大衛一樣,以傳揚神的恩典與赦免爲樂,在人生旅途中緊緊依靠基督。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8 Steps for Real Repentance from Psalm 51

Catherine Parks(凱瑟琳·巴克斯)喜歡幫助姊妹們圍繞著聖經和禱告建立關係。她和丈夫一起住在田納西州,著有多本書籍。
標籤
悔改
赦免
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