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孩子不喜愛神話?又有哪個孩子不曾隱約感受到,那些深深吸引自己的神話故事裡,藏著遠比自己所能理解更豐富、更深刻的含義?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不僅失去了對神話的熱愛,更可惜的是,還失去了向神話學習的虛心態度。
這種現象在福音派基督徒中尤爲普遍。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都是對幻想文學,尤其是異教題材的幻想文學作品的警惕。這種觀念在任何時候都不是那麼健康,而在當今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爲我們所處的這個既現代又後現代的世界,正不斷向我們灌輸它的世俗迷思,還期望我們點頭稱是。
這些世俗迷思主要包括:(1)科學至善論,認爲科學不應受任何限制;(2)國家道德論,認爲開明的政府可以裁定道德;(3)人造烏托邦論,認爲人類有能力也應該創造理想社會;(4)愛情至上論,認爲愛情永遠值得頌揚;(5)性別無差異論,認爲男女之間沒有本質區別。
接下來我將用五個異教神話來挑戰這五個現代世俗迷思。
許多人都知道代達羅斯(Daedalus)和伊卡洛斯(Icarus)的神話。偉大的工匠代達羅斯打造了兩對奇妙的翅膀,讓他和兒子能飛向自由。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可是年輕的伊卡洛斯卻將父親的告誡拋諸腦後,忘記了不可飛得太接近太陽的警告。他越飛越高,結果太陽融化了固定羽毛的蠟。羽毛盡數脫落,再也無法支撐他的身體。看著兒子從高空墜落,代達羅斯束手無策。
如果我們把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的悲劇故事僅僅理解爲對所有發明創造的警告——就像那句矇昧主義的格言所說:」神若是想讓人飛,他就會給人翅膀「——那我們就誤讀了這個神話。這個古老的故事想要教導我們的是,科技發展若缺乏審慎和節制的精神,終將引火燒身。人類的科技創新應當有所節制。即使是孩子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底比斯國王克瑞翁(Creon)的兩個侄子厄特俄克勒斯(Eteocles)和波呂尼克斯(Polyneices)在一場內戰中同歸於盡。爲了維護法律和秩序,克瑞翁頒佈法令,給厄特俄克勒斯以王室葬禮的待遇,而將波呂尼克斯的屍體棄之於野。他堅信這項政策對公眾利益至關重要,甚至下令處死任何試圖埋葬波呂尼克斯的人。當他的侄女安提戈涅(Antigone)爲她的兄弟舉行葬禮時,克瑞翁竟親自執行了這一殘酷的法令。
在耶穌基督誕生前四個半世紀,雅典的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創作了一部以安提戈涅爲主角的悲劇。在劇中,安提戈涅主張有一種更高的敬虔法則,高過克瑞翁制定的法律。她認爲,沒有任何世俗的法庭或統治者能夠凌駕於人類良知中的自然法則之上。古希臘的異教徒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不僅僅是索福克勒斯。如果當時的觀眾不理解這個道理,他們就看不懂這部劇。這個曾經被視爲常識的道理,即便是那些沒有上帝律法的人也明白,爲何我們這個時代反而忘記了?
亞特蘭蒂斯(Atlantis)的傳說,雖未見載於任何正史,卻由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以神話的形式流傳至今。據說,在那遙不可及的遠古時代,亞特蘭蒂斯曾是一個科技昌明、文化燦爛、貿易繁榮、軍事強大的超級文明——直到邪惡開始滋生。這個曾經以智慧和節制著稱的國度,逐漸被傲慢、愚昧和慾望所侵蝕。它不僅對外發動戰爭,內部也陷入了紛爭。最終,眾神掀起巨浪淹沒了這座島嶼,將這座島國連同其上的人民、財富,乃至那無以復加的傲慢,盡數吞沒。短短几個小時,驕傲的亞特蘭蒂斯消失了,沉入波濤之中,被大海吞噬。
亞特蘭蒂斯,如同巴別塔一樣,爲我們樹立了一個警示:當人類認爲可以脫離上帝,建立一個以人爲中心、對抗上帝的烏托邦時,會發生什麼。我們傲慢地以爲可以建立奧古斯丁所稱的「人的城邦」(與上帝之城相對),卻不會遭遇如同尼布甲尼撒夢中所見巨像所象徵的王國(參《但以理書》第 2 章)——巴比倫、波斯、希臘和羅馬——同樣的命運。如果我們聽不進《但以理書》的教導,也許我們會聽一聽柏拉圖的神話吧!
在愛神維納斯的幫助下,希波墨涅斯(Hippomenes)在賽跑中戰勝了運動健將阿塔蘭忒(Atalanta),贏得了她的芳心。兩人喜結良緣,本應是個皆大歡喜的完美結局,但希波墨涅斯卻忘記感謝維納斯的援助。作爲懲罰,維納斯扭曲了這對新人的慾望,讓他們在西布莉(Cybele)的神殿中交合。憤怒的女神將這對陷入情慾無法自拔的伴侶變成了獅子。
在我們這個後性革命的世界裡,大家普遍認爲,只要建立在愛情基礎上且雙方自願,任何形式關於性的慾望都是可以接受的。這個神話提醒我們,有些慾望是失序的、危險的。這些慾望不僅可能導致我們的毀滅,更會使我們喪失人性的本質。當我們屈從於無節制的情慾時,我們就如同神話中的主人公一樣,淪爲禽獸。值得注意的是,希波墨涅斯之所以會陷入性慾的陷阱,根源在於他對以維納斯爲化身的愛情本身缺乏應有的敬畏和感恩。
儘管女巫美狄亞(Medea)幫助伊阿宋(Jason)獲得了金羊毛並戰勝了他的敵人,但她的黑魔法卻令伊阿宋反感。他無情地拋棄了美狄亞,另娶了一位更符合他口味的新娘。這一決定如同一把利刃,徹底撕裂了這對曾經恩愛的戀人。伊阿宋變得越發無情,而美狄亞則越來越憤怒。最終,美狄亞不僅殺死了伊阿宋的新娘,更痛下狠手,殺害了自己與伊阿宋所生的兩個親生骨肉,藉此向伊阿宋報復。
導致伊阿宋和美狄亞悲劇的原因,並非他們拒絕將對方視爲平等的個體,而是他們雙方都無法理解和尊重彼此的需求和觀點。在這個神話中,伊阿宋被冷酷、詭辯和無情的理性所束縛,而美狄亞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她被失去控制的激情所吞噬,完全拋棄了道德的約束。最後,他們互補的合一被撕裂,而那些本應見證他們愛情結晶的孩子們,也成爲了這場悲劇的犧牲品。
在這篇文章中,我借助五個古希臘神話來挑戰當今現代和後現代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五大世俗迷思。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基於理性和邏輯的護教學。相反,我想表達的是,有時用「以火攻火」的方法可能更合適、更有效。世俗迷思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恰恰在於它們本質上也是一種「神話」。它們觸及了比純粹的理性和邏輯更深層的東西——它們直擊我們內心的情感和想像力。
21 世紀的文化戰爭正在敘事的舞台上進行。這些敘事,說白了就是我們用來詮釋生活意義、爲自己行爲辯護的種種故事。如果我們要在這場戰爭中取勝,就必須在神話的戰場上與對手交鋒。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這場思想的角力中,那些承載著人類集體智慧的古老異教神話,往往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正如切斯特頓、托爾金和路易斯所共同認識到的:基督本身就是最偉大的「神話」——神的話成了肉身。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5 Pagan Myths to Counter 5 Secular My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