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求主管理
願獻身心爲活祭
我光陰全歸主用
還不夠報主恩寵
我特別喜歡弗朗西斯·里德利·哈弗格爾(Frances Ridley Havergal)的這首讚美詩。它道出了一個真理:我們雙手、雙腳、時間、金錢、思想、意志,換言之,我們的一切,都應當是服侍神的工具(羅 12:2)。但如果身體一天天衰敗,該如何繼續服侍神呢?
得慢性病前,我覺得這事很簡單。雖然有付出、有犧牲,但用神賜予的一切來榮耀祂並不困難。那時,我教兒童主日學、組織親子活動、帶領查經小組、請人來家裡吃飯、陪人讀經、參加禮拜、在茶歇時和人聊天。我在工作中向同事傳講耶穌,甚至參加海濱佈道會(當然,這些事不是同時做的!)。
然而,自從患上慢性前庭性偏頭痛,我的生活徹底變了。現在,在人多嘈雜的房間呆多一會兒都不行,更別提應付孩子了;查經小組能不能參加都成問題,帶領小組更是想都別想;家裡經常來客人吃飯的喧鬧聲,我也受不了;連照顧家人都吃力,工作就更沒戲了;光是想到開車去海濱佈道、海浪的晃動和大帳篷裡的嘈雜聲,我就頭暈噁心!
那麼,像我這樣的慢性病患者,該怎樣服侍神呢?
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服侍——它們真的能榮耀神嗎?答案是:既是,也不是。這些服侍確實有可能擴展神的國度,但聖經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態度。耶穌在《馬太福音》9:13 引用《何西阿書》6:6 的話:「我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這是祂對那些徒有敬虔外表、內心卻悖逆剛硬的人的警告(路 20:45-21:4)。所以,在思考如何帶病服侍之前,我們必須先審視自己的心:你是否真的先求神的國和祂的榮耀?這才是神看重的。我們都要學那個窮寡婦,雖然奉獻得少,卻是傾其所有(路 21:2-4)。
具體該怎麼做?作爲慢性病患者,我該如何用實際生活榮耀神?當別人能跑能跳時,我只能坐在沙發上;當別人忙碌服侍時,我卻臥床不起——在這種情況下,榮耀神究竟是什麼樣的?
我們很容易陷入」別人家的草坪更綠「的思維。我們會告訴自己,」等我病好了,我就能……」「如果我沒有這個病,我也能像那人一樣……」但我們若是記得神掌管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林前 7:17),就會明白,祂完全了解、也容許了我們生活發生的所有事情。這正是祂呼召我們服侍的舞台。
那麼,在這個疾病纏身的季節裡(參伯 1:21,2:10),我們如何在現有的侷限中榮耀神?或者更積極地說:如何善用神已經賜予我們的?祂賜下許多恩典——願意服侍的心、慷慨、智慧、單身或婚姻、安身之處、溫柔的性情、熱情、聰明、健康,也賜給我們當下的處境和人生際遇(傳 3:22,5:18-19,9:9;林前 7:17-24)。祂給了你什麼?你如何用這些美善的恩賜,甚至是這些艱難的限制,來榮耀祂?
讓我來激發一下你的想像力吧。我常常在想,慢性病給我帶來了哪些獨特的機會?這樣一看,我發現神此刻爲我安排的境遇,恰恰提供了特別的敬拜和服侍方式——它們可能不同於《哥林多前書》12 章列出的屬靈恩賜,但同樣也是寶貴的恩賜!
一、額外的時間和精力
我有意減少每週安排,因爲做的過多會加重偏頭痛,必須預留休息時間。這反而讓我在狀態較好的時候,能靈活處理突發事務:比如寫作、爲兒童假日教會做行政工作、陪孩子即興活動,或在其他父母困難時幫忙照顧孩子。
二、一對一的服侍
我學會了與自己的侷限共處。雖然受不了人群的嘈雜,但一兩個人的交談完全沒問題。和人一起讀經、喝茶聊天(隨身帶著耳塞!),成了分享生命的美好方式。我們互相鼓勵,彼此提醒要仰望耶穌。我還能向未信的朋友分享信仰——把這些見面固定成每週約會後,即使經常需要取消,但總能見上好幾次。
三、苦難帶來的同理心
神使用我的病痛,讓我更懂得如何安慰遭遇苦難的人。有意思的是,這份理解力不僅限於慢性病患,還能體察其他類型的痛苦。
四、虛心接受幫助
我需要大量幫助。開口求人既艱難又讓人謙卑,但這恰恰深化了彼此的關係。事實上,我常發現:允許別人施予幫助,往往也成爲祝福他們的機會。
五、打開屬靈眼光
虛弱的身體讓我看清一個真理:人根本無法掌控人生。這驅使我更多禱告、更倚靠神。禱告是唯一不受病情限制的服侍,也是最有力的行動。這樣的禱告給神帶來了榮耀。
你的恩賜可能與我不同。或許你能用一條短信或卡片鼓勵人,或者收聽屬靈播客增進對神的認識。
發揮想像力。神呼召你進入這個疾病纏身的季節。祂如何利用你,還有你的軟弱來彰顯祂的大能呢?(林後 12:9-10)
當你虛弱到連最簡單的事都無力完成時,又該如何尊榮神呢?
當我病得爬不起來,睜不開眼、聽不進聲音、甚至無法清晰思考時,我還能怎樣尊榮神?這種時候,我連集中精神禱告都做不到。在極度的軟弱中,我們常覺得找不到任何途徑來榮耀祂。有人因疾病常年臥床,連基本生活都要靠他人照料;許多人還同時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有時慢性病本身就是心理疾病,此時若有人勸你「振作起來,換個方式服侍」,簡直像天方夜譚。
朋友,如果你正處在這種光景中,我想說,沒關係。你暫時找不到主動服侍神的方式,真的沒關係。事實上,這完全沒有問題。你尊榮神,從來不由你參與了多少事工、帶領多少人信主、或任何量化標準來決定。因爲「你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爲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2:10)。神爲你預備的善工,注定與他人不同。不必比較,專注自己的故事就好。如果現階段神交給你的功課僅僅是信靠祂,這本身就具有永恆的價值。即使在最黑暗的深淵,你的生命依然閃耀著神的榮耀。
神的話語何其美好!在人生艱難的時刻,祂給了我們許多可以緊緊抓住的真理。19 世紀宣教士莉莉亞斯·特羅特(Lilias Trotter)曾說過一句很美的話:「在黑暗中,仍要相信你在光明中所見過的。」黑暗壓頂之際,找到那些你仍能堅信的真理,讓它們陪伴你,用它們做你的禱告詞。緊緊抓住耶穌,也讓祂緊緊抓住你——這就是在尊榮祂。請允許我分享一些神的話語,這些真理在我最軟弱時扶住了我。
有一節經文對我而言極爲珍貴,尤其在抑鬱之時,《哥林多後書》12:9 告訴我:「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爲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有時我們能看見神的能力如何在我們的軟弱中彰顯;有時我們看不見。但無論如何,這真理永不改變:祂的恩典夠你用,祂的能力要在你的軟弱中顯得完全。親愛的弟兄姊妹,無論你此刻多麼軟弱,你都可以像使徒保羅一樣宣告(林後 12:9b-10):
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爲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爲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詩篇》42-43 篇重複出現這樣的句子:
我的心哪,你爲何憂悶?
爲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祂,
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
詩人並沒有在詩篇結束時立刻轉爲讚美,而是提醒自己:「因我還要稱讚祂。」 即使此刻感受不到神的存在,他仍堅稱知道神是誰。這正是在鼓勵我們:在感受不到真理時,仍要提醒自己真理是什麼。 正如那句話:「在黑暗中,仍要相信你在光明中所見過的。」
《羅馬書》8:26-27 告訴我們: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鑑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爲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
當我連禱告的話都說不出來時,還是可以呼求聖靈替我嘆息。祂深知我的痛苦,也完全知道神的旨意。即使在絕望中,神仍與我親密同在。
這些經文都在引導我,一次一次地經歷倚靠神,即使每次都只是微小的長進。而這,說到底,不正是神要求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嗎?因著我們信靠神,就榮耀了神。所以,親愛的朋友,或許你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像一個偉大的祭物,甚至連平凡都算不上。但請相信神向你顯明的真理。讓祂在你的軟弱中使用你。在黑暗中,仍要相信你在光明中所見過的。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網站:Chronic Illness: Honouring God with Broken Bo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