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解構是一種症狀,不是根本成因。
正確診斷很關鍵,因爲用醫學上的話說,每種潛在的疾病都有不同療法。
作爲一個跟信仰解構近身肉搏的牧師,我總結出它的四個常見成因,雖非囊括全部,讓我們來看一看福音書對每一種病的治療方案。
許多對信仰持解構立場的人都因遭遇過教會領袖的屬靈虐待或操控,或因浸淫在不健康的教會文化中而受到傷害。這些傷害往往來自於朝夕相處的親密關係:伴你成長的牧師、你信任的導師。還有一些人被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所傷害,例如你在那些後來跌倒的領袖比如拉維·撒迦利亞(Ravi Zacharias)、卡爾·倫茨(Carl Lentz)、馬可‧德斯寇(Mark Driscoll)的影響下長大——他們的教導和魅力深深激勵了你,使你成爲今天的自己,但後來大幕拉開,他們的背叛讓一切看起來像個騙局。這種痛苦往往糟糕透頂,讓人迷失方向。
當你感覺自己在溺水,更容易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潑掉。
教會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但信仰解構是一種錯誤的療法。
福音的療法是哀痛。在詩篇中,經常看到神的子民因受到不公的待遇而向神祈求。詩篇的主要作者大衛親身經受了掃羅王暴虐的領導,但是他用哀痛、嘆息和眼淚到神面前去尋求公義的裁決。
你不需要爲了保護教會的聲譽而忽視其問題。相反,要像大衛那樣把問題大膽地帶到神面前,當你誠實地對待自己的傷口時,就會經歷與神更親密的關係。信仰解構繞過了這種更深層次的醫治。選擇了一條捷徑,即將悲傷內化於心,而不是帶到神面前。
我們今天已不擅長哀痛。大多數情況下,信仰解構存在是因爲繼續上路比哀痛更容易。但真正和永恆地醫治這種更深層的創傷,唯一的救法就是基督。
解決不良共同體的方法不是放棄共同體,而是建設一個好的共同體。爲使教會康復,一個美麗的共同體最終將重建,它邊界適宜,領袖得當。沒有哪個共同體是完美的,但信任可以在哀痛的盡頭重建,在以耶穌爲中心的健康關係中,他的子民們生活在一起。
診斷:教會傷害
療法:哀痛和憂傷
由於創世記第一章沒有得到很好的講解,一些基督徒認爲必須在信仰和科學之間二選一;由於受到流行的地獄漫畫影響,一些人把上帝看成喜歡報復的虐待狂。因爲一些可疑或草率的教導,最好完全放棄基督教信仰,是這樣嗎?
但是,如果問題出在壞教導身上,那麼解決辦法就是聆聽好教導。有眾多好資源——比如TGC最近出版的《在你失去信仰之前》(Before You Lose Your Faith),以及視頻系列《Z世代對基督教的疑問》("Gen Z's Questions About Christianity"),許多智慧的牧者在耐心地與那些與困惑搏鬥的人一起分擔。好教導和好教師是存在的。
怎樣用好教導取代壞教導,耶穌立下了最佳榜樣。我喜歡祂在「登山寶訓」中的一個句式:「你們聽見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太5–7)。耶穌解構了壞教導,以便重建好教導。不是所有的解構都一無是處。
正如我的朋友塞斯(Seth Troutt)所指出的,伊甸園中蛇提的問題就是一種壞的解構:「神豈是真說?」(創3)。仇敵想讓我們打破與神之間的信任,跟神以及神的子民保持距離。這就是今天大多數解構的套路。
耶穌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更好的方式。與蛇的問題相反,耶穌宣稱「你們聽見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蛇的目標是破壞信任;耶穌的目標是建立信任。蛇的目標是使我們遠離上帝;耶穌的目標是使我們更接近上帝。
有些人錯誤地認爲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是在批評舊約。事實上,耶穌深愛希伯來聖經,祂不斷地說:「經上記著說」,「你們沒有讀過嗎?」,「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耶穌對舊約的看法遠高過我們大多數人。
耶穌批評的不是經文,而是錯謬的傳統和不充分的解經。今天,依然沒有太大變化,不準確的漫畫和對聖經的誤讀隨處可見,甚至在一些教會中也有所使用。
我們需要認真對待好教導。我們應該像重複副歌一樣把這話掛在嘴邊:「你們聽見有話說,但是耶穌說…….」我寫過關於地獄、審判、聖戰、犧牲、憤怒和贖罪的書,我還在寫一本關於性和性別的書。我常常試著正面應對那些漫畫基督教信仰的流行文化,並用健康的、合乎聖經的、基於歷史的理解取而代之。這也是福音聯盟的目標之一。
今天的信仰解構是根據壞教導做出的決定。它雖然拒絕了遭人曲解的異象,但卻錯過了與真實永生的神相遇。這種「療法」殺死了它試圖治癒的病人,使他們遠離了真正可以治癒的(在基督裡的)道的藥材。福音的治療方案不是簡單地拋棄壞教導,而是換上好教導。
診斷:壞教導
治療:好教導
有些人奉行信仰解構是渴望爲自己的罪開脫。許多參與事奉的朋友突然有了「關於上帝的重大疑問」——然後迅速解構了他們的信仰。很多時候,到後來才發現他們在解構之前就已經移情別戀了。
我在一個大學城做名爲「退去吧,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太陽惡魔」(go ASU Sun Devils)的事工,那裡的學生經常在與戀愛對象睡覺時解構信仰,時間上很湊巧,是吧?還有一些人在毒癮、酒癮、色情癮發作時開始解構,以釋放內心的罪惡感。
解構過程通常被描述成痛苦、誠實的掙扎(「我只是不明白爲什麼上帝不出現,不回答我」)。提問者搖身一變,成爲英雄,一個實打實地與遙不可及、無法信任的上帝摔跤的英雄。
這掩蓋了真正發生的事。老話說得好:「心所欲,意拍板」。上帝允許我們自以爲在「論斷」祂,實際上是上帝換了一種方式在審判我們。這暴露出我們願意走多遠來爲罪開脫。上帝將我們交給我們內心的墮落,任憑我們達成內心敗壞的慾望。
如果問題是犯罪的慾望,那麼解決辦法就是認罪和悔改。耶穌邀請所有人「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26:18)
解構是毒不是藥。它正在殺死你的罪,而不是治癒它。它讓你保住面子,在離開神的時候顯得有德行(「是神造成的,不是我」),同時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無法正視自己真實的動機。
解構是在玩火。恩典是真實的,可以帶來醫治。雅各用智慧規勸說:「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同時,他也爲那些要解構的人指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應許:「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4:7–8)
診斷:犯罪的慾望
治療:認罪和悔改
懷疑是一種時尚。融入我們這個時代文化風尚的願望是如此強烈。這就是爲什麼那麼多解除皈依的故事聽起來像人人在讀同一個劇本——其陳詞濫調標誌著對公認規範的遵守。
名人網紅在引領潮流。有影響力可言,有平台可建,有金錢可賺。這讓貝羅伯(Rob Bell)上了奧普拉的節目,促進了格倫農·多伊爾(Glennon Doyle)的圖書銷售,並讓瑞德與林克(Rhett&Link)在他們走紅的YouTube頻道上主持講解《瘋狂神父》和《哈利·波特》。
一波#離教者播客和TikTok明星緊隨其後,整個山寨行業都在歡呼他們的到來。想有影響力嗎?那就與「過時的」的性觀念和性別觀說再見,與記載蛇說話和食物禁忌的「晦澀的」《聖經》保持距離,別提神的震怒和地獄等「令人反感的」教義。
我不敢說了解這些意見領袖和網紅的內心。除了受人歡迎之外,其他動機也可能會發揮強大作用。我只是觀察到,社會壓力是一根大胡蘿蔔,不僅僅是對名人起效。
文化敵意是真實的。無論是在進步的市中心(如我的家鄉波特蘭),還是在大學環境裡(如我目前居住的地方),基督徒都明顯不是酷兒。要成爲午餐時尷尬獨坐的人並不容易。我們中許多人都感受到了社會壓力——而解壓閥就是一條簡單的Instagram。
在這裡「治療」是把你的偶像釘死在十字架上。福音呼喚你克制對影響力和聲望的愛——將它置於死地。耶穌警告那些「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的人(約12:43)。希望得到愛與肯定並沒有錯,錯在只是希望從善變的朋友那裡而不是從信實的神那裡得到愛。
約翰警告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2:15)。這裡的世界不是指上帝的美好創造,而是指通過我們反抗上帝而在社會中正常化的罪惡模式。這些模式的核心是我們渴望從上帝那裡獲得自主權——這正是今天解構所倡導的渴望。
信仰解構會助長虛榮心。它可以利用你的不安全感、你對接受的渴望,讓你在世界的熱氣中膨脹。相比之下,福音呼籲:「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彼前5:6)。上帝使你在世人眼中謙卑,爲的是最終使你與祂一同升高。
爲了體驗與神的聯合,要扼殺你對受人歡迎的渴望。
診斷:受人歡迎
治療:釘死自我形像
作爲一名牧師,我發現跟人們一起走出信仰解構的過程中,了解根源很有幫助。正確的診斷有助於對症下藥。
如果有人正在處理被教會傷害的問題,而你遞給他護教學書讓他閱讀,那就太可惜了。如果在表面之下,他真的只想爲罪開脫,那麼這些書也將毫無用處。
同樣要注意,人們的真實動機往往與他們所說的動機不一樣。我曾遇到過一些人「帶著關於上帝的重大疑問」來找我,後來卻發現他們在學校裡感受到了社會壓力,或者在辦公室有了外遇。
另外,人們可以有多種動機。一些揮之不去的神學問題、糟糕的教會經歷、以及對受人歡迎的渴望都可以在心中的大鍋裡燉煮。作爲一個好牧者、導師或朋友,需要注意每種情況的獨特性。
這一切都意味著一個挑戰:要肯花時間。在解構的時代事奉,可能需要在談話中保持專注,對聖靈保持敏感,並冒著投資風險——知道這個人無論如何最終都可能會放棄信仰。好醫生會花時間陪伴他們的病人,作爲福音的傳道人,我們也必須如此。然而,雖然智慧可能會開出不同的治療方案,但最終我們要尋求的是唯一的醫治來源:在耶穌基督裡的醫治。
編注:關於這一主題的更多信息,請參見《在你失去信仰之前》(Before You Lose Your Faith: Deconstructing Doubt in the Church,TGC, 2021)。
譯:PSJ;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4 Causes of Deconstruction.